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News
每天打卡阅读
(资料图)
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23 年,智能电动汽车的一大趋势,是全新的供应链汽车浮出水面。这中间,图达通是代表之一。
这一次上海车展,图达通也带来其全系产品,包括图像级超远距主视雷达 Falcon 猎鹰平台、新一代 Robin 灵雀平台,以及全新感知软件平台 OmniVidi,覆盖长距、中距和短距补盲等使用场景。
2022 年 1 月,Robin 灵雀平台已经推出。如今,新一代 Robin 灵雀平台的两款产品灵雀-E 和灵雀-W 正式发布。
其中,灵雀-W 是一款高性能中短距激光雷达,兼顾盲区与侧向感知,可用于高速变道、舒适制动等场景。
灵雀-E 是一款图像级远距前视激光雷达,10% 反射率下探测距离为 180m,横向视场角为 120°,分辨率 0.1°(H)×0.2°(V),重量约 450 克,功耗低于 9W,噪音低于 20 dB(A)。
现场展出的产品造型均为参考样式,图达通表示,可根据设计需求定制,低功耗、小巧与曲面设计光窗等设计配合之下,可使产品集成到包括前挡风玻璃在内的不同位置,为激光雷达入舱奠定基础。
插个题外话,目前,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都发布了短距补盲雷达,禾赛科技近日还发布了舱内激光雷达 ET25,机身高度 25mm,将成为 L2+ 自动驾驶实现的关键感知硬件。
产品宣讲的过程比较简短,我们还参与了图达通的小规模群访,探问图达通对于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的看法。
受访时,图达通 CEO 鲍君威就自动驾驶路线之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「L3 级或者 L2+ 级辅助驾驶,大家希望系统能够实现足够的可靠性、非常低的误报率或者几乎为 0 的漏报率,我们发现,没有激光雷达是万万不行的。」
他解释道:如果是不用激光雷达的话,没有人敢说能够实现可靠的 L3,包括特斯拉。视觉所感知最终的东西是高维空间的内差,是通过训练来做的,会造成很多其他的问题;
另一个是,没见过的数据和训练的数据,很难处理一些小 corner case。视觉方案还存在一些基本的问题,比如说光线,对纹理的依赖性,各种奇怪的场景。
「我们认为在将来的五年以内,甚至更远,纯视觉方案跟激光雷达所实现的功能,完全不是一类的东西。」
鲍君威还笑谈了自己的经历,从 2017 年购入特斯拉,等着自动驾驶实现并进行测试,但直到后来卖掉这辆车,特斯拉的 FSD(全自动驾驶)仍然没能实现。
他认为,特斯拉 FSD 已经跳票多年,即使未来真正实现了,也仍然是 L2 级自动驾驶,称不上 L3 级,因为官方划分的事故后责任主体仍然是驾驶员,而不是自动驾驶系统。
在他看来, L3 级辅助驾驶可以参考奔驰。
2021 年底,奔驰的 L3 级自动驾驶已经在德国获得上路许可,适用于奔驰 S 级和 EQS 电动车,今年也已经获批在美国上路,率先进入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。
比上路这一点更重要的是,奔驰「打破行规」,宣布「凡是使用奔驰 Drive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发生的事故,一切责任由奔驰公司负责」。
但使用 Drive Pilot 也有限制条件:交通高峰或拥堵期间,在德国高速路段以低于 60km/h 的速度保持车道内开启;当车辆脱离符合条件场景后,驾驶员需要 10 秒重新接管。
这种限制,可能是因为硬件感知的「不够」,但奔驰率先抢过了事故责任,这是关键。
去年 1 月,奔驰官宣与 Luminar 达成合作,信息披露不多,也没有透露具体的合作落地或者合作成果上车的进度表,主要信息是奔驰希望在量产车中整合使用 Luminar 的激光雷达技术,可能会补齐硬件性能这一块,届时奔驰的 L3 限制可能会减少。
鲍君威在群访中强调,目前的重点还是提高硬件的性能。「我觉得大家还没有感觉到价值,是因为还没有实现。」
上述类似观点,鲍君威也曾在不久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输出过,可见其对于激光雷达路线的坚定。
自动驾驶路线之争,一个重要的分歧点就是成本,降本和技术规模化是绕不开的话题。在今天的发布会上,图达通发布的两款灵雀平台新产品,一个关键就是降本。
此外,被问及合作定点时,鲍君威透露,图达通已经获得多家客户的订单,涉及乘用车和商用车,只是尚待官宣。
L3 级自动驾驶一直处于争议中,关乎成本、安全冗余、驾驶习惯、权责划定等等,市面上的声音又拥趸也有唱衰,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路线之争也一直存在,大家怎么看待这些争议呢?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(完)